点击阅读全文

热门小说《白话阳明心学》是作者“路易斯丰”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王阳明王阳明,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我们从一个小故事来引入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原理。徐爱是阳明先生的高徒,也是阳明先生的妹婿,一个对知识原理很较真的人,大家去读一下《传习录》,从他跟阳明先生的对话就可以看出他的认真劲。徐爱也有同样的问题,知行看起来是两件事情,为什么先生说他是合一的呢?阳明先生先是跟他阐述了一个道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白话阳明心学

白话阳明心学 精彩章节试读

刚开始接触知行合一这个词的时候,我是很困惑的。按照我之前的理解:知就是知道,知识;行就是行动,执行。两个是合一说不过去的,知是先,行是后,先知道然后去做,知跟行分明是两件事,怎么说知跟行是合一的呢?这是我最原始的理解,我估计很多人对知行合一的第一印象也是跟我一样。抱着这个疑问,我进一步阅读了《传习录》,从里面寻找知行合一的原理。

我们从一个小故事来引入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原理。徐爱是阳明先生的高徒,也是阳明先生的妹婿,一个对知识原理很较真的人,大家去读一下《传习录》,从他跟阳明先生的对话就可以看出他的认真劲。徐爱也有同样的问题,知行看起来是两件事情,为什么先生说他是合一的呢?阳明先生先是跟他阐述了一个道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真正的知,肯定是伴随着行,没有行的知,其实不是真知。

为了解释这一点,阳明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就像一个人闻臭味跟恶心臭味,闻臭味属于知,而恶心臭味属于行。闻到臭味你同时也是会恶心臭味的。但是感冒鼻塞的人,但他处于臭味中间,他不会恶心臭味啊,这是因为他的鼻塞了,他的知收到了阻隔,他的知并不是真知,所以才会导致他不会去恶心臭味。其实这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反证,就是说知行不合一的话,那是因为知不是真知。

阳明先生也从正面解释了知行的运作模式: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就是说,知是理论,行是实践,实践的开始其实就包含着理论的指导,而实践也会进一步完善优化理论,理论跟实践是相辅相成,二者是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

紧接着阳明先生又从知跟行两者的关系论述了他们的整体性。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当你的知到达了真切笃行的境界其实已经是行了,比如说孝敬父母这件事情,我们知道夏天热,需要降温防暑,冬天冷,需要添衣加被。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你是知道夏天需要帮父母降温防暑,冬天需要给父母添衣加被。比如夏天,那是给父母装上风扇,还是装上空调好呢,装上后父母会去用吗,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父母夏天过的凉爽舒适。其实你在了解这些事情的时候,你脑海已经开始思考,自身已经着手在做了。所以真知的知其实已经是行了。那在做的过程中,比如在给父母买风扇,装空调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父母比较节俭,即使装上了空调,他们也会为了省电费不去开这个空调;买风扇给他们,他们可能会觉得整晚都开风扇下半夜太冷了。这时候你就知道了该买风扇,而且需要买能够定时设定的风扇。在行的过程中你的知也完善了。所以真正去行的过程你的知也更加明了。从这个分析来看,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传习录》中,阳明先生也讲到了提出这个知行合一的原因。原因之一是:当初社会上人们都喜欢把知跟行分开来看,务必找到了精准无误的理论才去进行实践,而这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精准无误的理论靠冥想思索是找不到的,所以人们往往会沉溺于思索探寻理论而始终踏不出实践的第一步,总是徘徊不前,最终贻误做事的时机,以至于终无所成。所以阳明先生提倡知行合一,是希望大家不要一直茫茫然思索,不去往前一步去实践,而是将知运用于行,从行中去验证知。从做事实践上去不断地把自己的知运用出来并完善自己的知。从这一点看,阳明先生是不折不扣的实践出真理派。

对于知行合一的整体性,我还是有一些体会的,以前在日本公司的时候,日本人喜欢把一切都计划好,将事情计划到非常细致,然后再去行动,这个在做计划的时候就花费了非常长的时间在上面,以至于我们的项目总是比竞争对手慢,而且事情总是在不断进化,往往实施到某个步骤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计划已经过时了,当需要涉及到改项目计划的时候,日本人往往就会抱怨中国市场的计划性不好,老是变更这个变更那个。其实我感觉出日本人的这个特性也让他们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市场上被中国企业打的落花流水,当然这个先计划好一切,然后再做也是让他们的制造出很稳定的产品,这个是不能否认的。这个不是说做计划不好,而是说针对一件事情,如果我们先谋好全局,将事情的纲领罗列出来,做好主计划,然后按着主计划走,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的修正我们的具体计划,这个会是一个更优的解。讲到这个,我想到了邓小平理论里面的摸着石头过河,大概也是讲的知行合一的意思,踩着石头过才不至于溺水,这是知,石头在哪里呢,无法一开始就全部认知;过河是行,只有一边摸看哪里有石头来完善你的知,才能促进你的行,使你成功过河。

第二个原因是从更加根本的修身方面去讨论。因为人们都把知跟行分成了两部分,所以人们往往会认为虽然我脑海里面有个不善的想法,但是我并没有把它实施出来,行并未开始,所以这个并无伤大雅。阳明先生提倡知行合一也是为了破除这一弊病。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当你脑海中起了念头,有了意动,其实这已经是行的开始,我们要做的是,当不善的意动萌芽时我们就要把它抹杀掉,将不善扼杀在摇篮中,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坦坦荡荡。我们都读过扁鹊见蔡恒公,当扁鹊第一次见到蔡恒公的时候就跟他说,你有病,需要治。蔡恒公很生气,因为他自己什么病痛的感觉都没有,你扁鹊是不是傻了,说他有病。于是不理扁鹊。过了段时间,扁鹊又见到蔡恒公,还是说你有病,需要治。蔡恒公还是很生气,我可能就打了个喷嚏,你就说我有病,你是在找不自在吧。于是不理扁鹊。又过了段时间,蔡恒公病发了,这是他猛然想起扁鹊,连忙叫人去请,但是扁鹊自知这时候蔡恒公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所以提前逃走了。蔡恒公也最终耽误了治疗,因病而亡。其实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从细微处着眼,防范于未然,但不善还未萌发的时候就要把它扼杀掉,这样才不会导致后面事情发展到很坏的程度。这个也是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用于修身的一个原因。

我们知道了知行合一的运行模式,我们认识了知行的一体性,我们也了解了知行合一提出的背景,后面我们介绍了致良知后,我们在进一步来谈谈知行合一跟致良知的关系。

小说《白话阳明心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