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隆基高琛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完结文》,由网络作家“隔壁小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琛望着众人对菜品赞不绝口之态,脸色阴沉至极。“咱家倒要瞧瞧,这菜肴究竟有何妙处,能令这些王公大臣这般赞不绝口!”言罢,高琛向一旁的不良人吩咐道:“去,给咱家端几盘来尝尝。”“是,公公。”不多时,几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便被呈至高琛面前。瞧着面前这一道道菜肴,嗅着那扑鼻而来的香味,高琛不禁咽了咽口水。随即,他拿起筷子,试探性地夹起一口放入口中。这一口下去,高琛整个人瞬间愣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语。片刻后,他才悠悠回过神来。不知不觉之间,他早已如风卷残云般大快朵颐,迅速将面前的几道菜肴席卷一空。吃得满嘴流油的高琛擦了擦嘴,满意地打了个饱嗝。太好吃了!实在是太好吃了!怪不得那一个个王公大臣赞不绝口!等等,这比御膳还要高端的美味佳肴,若是把这些庖...
《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完结文》精彩片段
高琛望着众人对菜品赞不绝口之态,脸色阴沉至极。
“咱家倒要瞧瞧,这菜肴究竟有何妙处,能令这些王公大臣这般赞不绝口!”
言罢,高琛向一旁的不良人吩咐道:“去,给咱家端几盘来尝尝。”
“是,公公。”
不多时,几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便被呈至高琛面前。
瞧着面前这一道道菜肴,嗅着那扑鼻而来的香味,高琛不禁咽了咽口水。
随即,他拿起筷子,试探性地夹起一口放入口中。
这一口下去,高琛整个人瞬间愣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语。
片刻后,他才悠悠回过神来。
不知不觉之间,他早已如风卷残云般大快朵颐,迅速将面前的几道菜肴席卷一空。
吃得满嘴流油的高琛擦了擦嘴,满意地打了个饱嗝。
太好吃了!
实在是太好吃了!
怪不得那一个个王公大臣赞不绝口!
等等,这比御膳还要高端的美味佳肴,若是把这些庖厨挖走的话。
献给圣上,那不就是大功一件?
想到这里,高琛给旁边的不良人使了一个眼神。
得到高琛的示意,不良人悄悄退了下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不良人便回到了高琛身边。
“公公,小人打探过了,火房那边有人盯着,旁人无法靠近......”
“小人怕打草惊蛇,就没有继续靠近。”
擦了擦嘴,高琛眼珠子滴溜一转。
看来寿王早有准备......
如此一来,就算咱家能找到,怕是也无法带走。
高琛眉头紧锁,在原地来回踱步,口中不停嘟囔着。
“这可如何是好?”
他的目光再度扫过那几个空荡荡的盘子,眼中蹦射出一道寒芒。
既然咱家带不走,那就只能将此事禀报圣上了!
这时,一旁的不良人凑近前来。
“公公,时候不早了,咱们该离去了......”
“咱家知道了。”
打定主意的高琛闻听此言,有些不甘地站起身来,带着几名不良人离开了跑马场。
回去的路上,高琛把玩着手中拂尘。
最终,高琛幽幽吐出一句。
“给咱家盯紧寿王,若是出了什么差池,唯你是问!”
“是,公公。”
......
一夜过去,转眼间来到了第二天,长安城内仿若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新的酒楼。
然而奇怪的是,这些酒楼皆未挂匾。
此消息很快便被不良人禀报给了高琛。
得知此消息,彻夜未眠的高琛好似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这是老天都帮着咱家啊!”
但很快,高琛收起了笑意,阴恻恻地看向面前的不良人,确认道:“你可确定这些酒楼内的菜肴,皆是昨夜在跑马场所见的?”
面对高琛的询问,不良人肯定地回道。
“回公公,小人确定。”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你且退下吧!”
待不良人退下后,高琛便急忙起身,整了整衣衫,一路奔至御书房中,拜伏于地。
“启禀圣上!”
“奴才得不良人汇报,寿王调教出了一批庖厨,所做饭食,堪称人间美味!”
“奴才更是亲自品尝过,那味道,比御膳房的御厨所做还要好吃百倍不止!”
“可气的是,寿王却先让跑马场的王公贵族享用,随后又让百姓品尝,却从未念及陛下您呐!”
说到最后,高琛加重了几分语气。
一番添油加醋的声讨后,高琛未敢再继续言语,只是将头贴于地面上,静静地等候着李隆基的回应。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高琛心急如焚。
圣上怎么还不动怒?
寿王此举,可是大逆不道啊!
依圣上的脾气,绝不能容忍此等行径。
在高琛焦急的等待中,李隆基微微抬起眼眸,看向一脸焦急却又不得不强自抑制的高琛,神色异常平静。
这十八郎近来甚是孝顺,也很听话。
凡有好物,定会向朕禀报。
今时至今尚未前来,想必其有缘由在焉。。
既如此,那朕此番便等上一等吧!
想到此处,李隆基轻轻挥了挥手,示意高琛退下。
“朕知道了。”
望着李隆基那淡定的神情,高琛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暂且退下。
待高琛恭敬地退下之后,只见一个婀娜多姿的倩影缓缓走出。
身姿轻盈,如弱柳扶风,莲步轻移之间,仿佛步步生莲,优雅地来到龙椅旁。
伸出如羊脂玉般白皙的双手,轻轻地放在李隆基宽阔的肩膀上,而后开始慢慢地挪动起来,那动作轻柔而舒缓,仿佛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
“圣上批阅奏折许久了,就让臣妾替圣上来放松放松吧~~”
那倩影朱唇轻启,发出的声音犹如夜莺啼鸣,婉转悠扬,又似那春日里的微风,轻柔地拂过耳畔,令人骨头都要酥软了。
听着这撩人心弦的声音,李隆基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那倩影身上。
但只是片刻,便收了回来。
......
离开御书房后,高琛脸色愈加阴沉,紧咬牙关。
为什么圣上此番竟如此淡定!?
寿王此番行径,明显是未将圣上放在眼中啊!
不行,咱家万万不能错过此次机会!
既然圣上此刻如此镇定,那咱家便再等几日。
几日之后,咱家定要将寿王的种种行为添油加醋地呈于圣上跟前,届时倒要看看寿王还如何解释!
高琛心中盘算着,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仿佛已然看到了自己成功扳倒寿王的那一刻。
时间推移三日之后,等了三日之久的高琛,匆匆忙忙地再度来到御书房中,神色慌张中又带着几分刻意的谄媚,尖着嗓子禀报。
“陛下,奴才再次得不良人禀报!”
“这三日的时间里,寿王用这些菜品赚得了大量钱财,可寿王他并未想过要将其献给圣上。”
“请圣上严惩寿王,以儆效尤!”
此言语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大殿中激起层层涟漪。
李隆基听闻此言,眉头微微一蹙,放下了手中的奏折。
在那龙椅上沉默片刻,李隆基挥了挥手。
“召寿王进宫。”
听闻此言,跪在下方的高琛顿时大喜。
“奴才遵旨!”
“传圣上口谕:寿王李瑁,朕命你即刻休妻,不得有违。”
开元二十八年。
长安城,寿王府内。
站在院中躬身接旨的青年,听完圣上口谕之后,怒火攻心之下,被气死当场。
传旨太监一脸淡漠的看着李瑁。
转瞬间,李瑁只觉脑海之中一阵恍惚。
随即眼神变得空洞,仿佛灵魂被抽离了身体。
在这一瞬间,时间仿佛静止,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
“我这是在哪?”
李瑁缓缓抬起头,环顾四周,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王府。
“我,我竟然穿越了!”
好消息,重开了!
坏消息,重开成了八大王爷之一的“绿帽王”寿王李瑁!
至于自己为什么叫做“绿帽王”?
自然是因为自己被自己老爹李隆基抢了老婆杨玉环,当了一辈子的活王八不说。
最后还落得了一个抑郁而终,被世人嘲讽了千年之久的下场!
足足片刻的功夫,李瑁才接受了这个现实。
但随即,李瑁深深地叹了口气后,生出了一种想要重开的冲动。
他穿越过来的可不是什么好时机!
如今的他,因为生母武惠妃逝去的原因,早就不再像之前那般深受李隆基这个便宜父皇的宠爱。
现如今,这位便宜父皇更是派人前来下旨,要抢走自己的老婆。
属于是直接贴脸开大了!
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礼貌心中怒火瞬间如熊熊烈焰般升腾而起。
他可不是前身那个软弱可欺的懦夫!
根本无法忍受被人当面抢媳妇这种奇耻大辱!
尤其是自己的妻子还是那倾国倾城的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
“敢抢劳资媳妇,劳资定要让你个老不羞的好看!”
“就算你是皇帝,又能怎样?”
凭我现代人的见识和能力,那就绝不可能让自己再度沦为后世之人千年的笑柄!
怒火之余,李瑁大脑开始飞速运转,思虑该如何解决当下这件事情。
而在传旨太监高琛眼中,李瑁半天不接旨,却眼神空洞的坐在地上发愣。
当即有些不耐烦的开口催促。
“寿王,别愣着了,赶快接旨吧!”
“咱家还要回宫向圣上复命,莫要让圣上等急了。”
“若是圣上怪罪下来,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可面对高琛的催促,李瑁并没有理会,而是仍旧快速思考着。
思绪如同汹涌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他的脑海。
眼下毫无根基,还需要时间发育。
所以,李瑁在努力寻找着一种既能解决眼下困境,又能不违抗皇命的方法。
因为他很清楚,在这个封建王朝,违抗皇命意味着什么。
高琛见状,心中的也生出了一股无名之火。
这李瑁莫不是以为自己还像曾经一般得宠?
连发妻都要被圣上夺走了,难道还看不清眼前局势吗?
想到这里,高琛对李瑁的忌惮彻底消失,心中最后一抹顾忌也荡然无存。
终于,无所顾忌的高琛大手一挥。
“你们几个,都站在这里作甚!?”
“直接去后院,将寿王妃带走,咱家也好向圣上复命!”
跟随高琛前来传旨的几个羽林军闻言,有些犹豫的相视一眼。
“高公公......这样不妥吧?”
几个羽林军的犹豫,让高琛脸色一沉。
“有什么不妥的,这可是圣上的意思!”
“莫非你们是要抗旨不成?”
“还不快去!”
“要是耽误了圣上的好事,有你们好受的!”
高琛一脸不屑的甩动着拂尘,冷眼看着面前的一切。
“末将遵命。”
在高琛的呵斥下,几个羽林军只能咬着牙向后院走去。
然而就在这时,一声怒喝响起。
“本王看你们谁敢!”
几个羽林军闻言,瞬间收住了脚步,不敢再往前一步。
高琛见状,心中怒火更甚。
“谁让你们停下的,咱家的话,你们都不听......”
可话还没说完,就只见刚刚还沉默不语的李瑁,迅速站起身并大步走过去,照着他脸上就是一巴掌落下。
“啪”的一声脆响,整个院子都安静了。
高琛的脸,肉眼可见的肿了起来。
片刻后,高琛强忍着剧痛,捂住了自己的脸,死死盯住了李瑁。
“寿王!”
“你......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打咱家!?”
看着被扇倒在地的高琛,李瑁一双眸子迸射出摄人的锋芒:“区区一个太监,狗一般的下贱东西,居然也敢在本王的面前狂吠?”
一边怒骂着,李瑁继续走向高琛。
每踏出一步,仿佛都重重地踩在高琛的心脏之上。
眼见李瑁再度向自己步步逼近,高琛顿时惊慌不已,捂着自己的脸不断后退,拼尽全力拉开与李瑁之间的距离。
在高琛满脸惊恐的注视之下,李瑁停下脚步,目光阴沉的看着他。
看着李瑁的目光,高琛脸色惨白如纸,身上直冒冷汗,强忍着颤抖的双腿,摆出一副色厉内荏的模样。
“咱家可是奉圣上之命前来宣旨的!”
“你......可莫要忘了,咱家背后乃是圣上。”
“你要是再敢对咱家有丝毫不敬,那便是公然违抗皇命,难道你真有那个胆子忤逆圣上不成?”
“咱家劝你,莫要自寻死路啊!”
然而那微微颤抖不停的双腿,却早已彻彻底底地出卖了他。
瞧着高琛这副嘴硬心怂的模样,李瑁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哼,奉父皇之命?”
“本王看你是狗仗人势!以为本王失宠了,就可以随意欺辱吗?”
“况且,本王不过是教训一下你这个不懂得尊卑的奴才而已!”
“怎么到了你这狗奴才的嘴里,就成了要违抗皇命了?”
“这么高的帽子,本王可带不起。”
说到这里,李瑁伸了个懒腰,玩味地看向地上如同死狗一般的高琛。
“不过既然父皇让本王休妻,那本王自当遵从便是。”
“而且本王不但要休妻,还要以七出之条,无后之罪,将杨玉环押入道观之中,诵经赎罪,终生不可见人,也不能踏出道观一步!”
高琛咬牙切齿的指着李瑁,逃出去之前还不忘威胁道:“你给咱家等着,咱家这就回去禀明圣上,治你个抗旨不尊之罪。”
顶着那张肿胀如猪头般的脸,高琛一路跌跌撞撞地赶回了兴庆宫。
不顾一切地大步冲进了御书房。
一踏入御书房的门,高琛便“扑通”一声重重地扑倒在地。
紧接着,便开始低声啜泣起来。
任由眼泪鼻涕在脸上横流,声音中充满了委屈与悲愤。
“还请圣上为奴才做主啊。”
“奴才今日按照圣上的旨意,毕恭毕敬地前去给寿王传达口谕。”
“哪知那寿王,简直是蛮横无理、嚣张跋扈到了极点!”
“奴才刚宣读完圣旨,他二话不说,便猛地冲过来,狠狠地给了奴才一巴掌,这打的哪里是奴才的脸,分明就是对圣上不敬啊!”
他用手比划着,仿佛在重现当时的场景,让人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寿王的蛮横。
“要是仅仅如此,奴才也就忍气吞声了,可那寿王他居然还口出狂言,声称要将寿王妃以七出之条,无后之罪,押入道观之中,日夜诵经赎罪!”
高琛一边哭嚎着,一边不停地抹着眼泪,那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不断地流淌下来。
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上,眼神专注而深邃,静静地翻阅着手中的书籍,丝毫没有受到高琛哭嚎的影响。
见李隆基毫无反应,高琛继续添油加醋地说着李瑁的坏话:“圣上,寿王恃宠而骄,抗旨不遵,公然违抗皇命。”
“此等行径简直是胆大妄为,罪不可赦啊!”
听到这里,李隆基才缓缓抬起头,淡淡地瞥了高琛一眼。
那一眼,看似平淡无奇,却让高琛心中一颤。
连忙低下头,不敢再发出一丝声响,生怕再次触怒皇帝。
李隆基沉默片刻,随手扔给高琛一块金牌,语气平淡地说了一句。
“把寿王押来。”
高琛接过金牌,如获至宝,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有了这枚金牌,这次他倒要看看那寿王还如何能嚣张得起来!
可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禀报声。
“启禀圣上,寿王求见。”
李隆基面无表情,冷冷地吐出一个字:“宣。”
得到李隆基的授意后,李瑁有些拘谨的走进御书房。
纵使心中对这位便宜父皇的无耻行径感到震怒,但他现在只是一个日益失宠的皇子,只能暂时压制住心中的怒火,满是谨慎的拜倒在地。
“儿臣参见父皇。”
李隆基仿若未闻,依旧专注地翻阅着手中的书籍,对跪在地上的李瑁置之不理。
御书房内弥漫着死一般的沉寂,这种沉默仿佛有形之物,重重地压在李瑁的心头,让他感到呼吸困难,紧张和压迫感如潮水般袭来。
就这样一直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而一旁的老太监则阴沉地偷笑,心中暗自得意。
“哼,寿王啊寿王,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看你这次还如何猖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瑁的额头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双腿也因为长时间的跪拜而变得麻木,但他不敢有丝毫怨言,只能默默忍受着这种煎熬。
直到片刻后,李隆基才放下书籍,眼神扫了过去。
轻轻一挥手,左右侍从连忙退下。
高琛见状,也朝着李隆基躬身行了一礼,得意洋洋地越过李瑁退了下去。
待屏退左右,李隆基这才缓缓开口。
“说说吧,为何抗旨?”
声音平淡无奇,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瑁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紧张,缓缓开口道:“父皇,儿臣并非抗旨,而是此事关乎父皇的名声。”
“杨玉环毕竟是儿臣的妻子,亦是父皇的儿媳妇,若是父皇着令儿臣休妻而后接入宫中,恐会遭天下人诟病,有损父皇的圣明。”
“再者,杨玉环不能生育,不能为父皇延续香火,于皇室而言,此乃大忌。”
听了李瑁这番话,李隆基微微皱眉,反问道:“可是不愿?”
眼神中更是透露出一丝怀疑,似乎在审视着李瑁的真实想法。
李瑁心中一颤,赶忙叩首,言辞恳切道。
“父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儿臣的命都是父皇给的,别说是一个女人,就是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
“儿臣绝无不愿之意,只是担忧此事对父皇不利。”
李隆基沉默片刻,再度开口:“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李瑁微微抬头,谨慎小心的回应道。
“如今儿臣已挑选道观,令杨玉环诵经赎罪。”
“只需一年,父皇便可暗中篡改杨玉环姓名户籍,如此方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接着,为了稳住李隆基,李瑁话锋一转,哽咽道。
“自母妃离世之后,父皇忧思成疾,还要日夜操劳政务,儿臣每每想起都心痛不已。”
“儿臣深知父皇的辛劳与不易,只愿能为父皇分担些许忧愁。”
“此次之事,儿臣也是一心为父皇着想,生怕此事有损皇室威严,怕父皇遭天下人口诛笔伐。”
“还请父皇明察!”
李隆基斜眼扫视着李瑁,心中暗自思忖:“十八郎莫不是在装模作样?”
“他真的会替朕着想?”
但表面上,他依旧不动声色,保持着沉默。
见李隆基没有回应,李瑁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父皇,儿臣对父皇的忠心天地可鉴。”
“儿臣愿意为父皇做任何事情,只求父皇能保重龙体,莫要太过操劳。”
李隆基的心中依旧萦绕着疑虑,思绪如同一团乱麻,难以理清。
可转念仔细一想,十八郎此言,确有几分道理。
此事一旦传扬出去,必遭文武百官反对。
届时,天下之人又会如何看待他这位被尊称为“圣上”的帝王呢?
作为一国之君,名声高于性命,大过于天!
一个小小的决策都可能引发无数的议论和评价,更何况是这样一件涉及伦理道德的大事。
想到这里,李隆基微微点头,开口说道:“罢了,朕便多等上一年。”
李瑁闻言,连忙叩首,言辞恳切地说道:“儿臣定竭尽全力为父皇分忧解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嘴上这么说,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又是另一番想法。
多等上一年?
等着吧!
一年内,我必让你这个老不羞的退位!
马车缓缓地行驶在街道上,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清晰可闻,显得格外分明。
终于,马车在国子祭酒武信的宅第外徐徐停住。
“王爷,咱们到地方了。”
车夫的声音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李瑁在车夫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
他的目光率先投向眼前的府邸,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纷繁复杂的感慨。
曾几何时,这里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呈现出一片繁荣之景。
然而如今,一切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往昔的热闹已然消逝。
那原本朱红色的大门,如今色泽黯淡,往日威风凛凛的石狮子身上布满了灰尘,已失去了昔日的威严之态。
那原本宽敞的门庭,如今冷冷清清,仅有几片枯黄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飘落,更增添了几分萧瑟落寞之感。
就在这时,一直守候在府邸门口的两个中年人,看到走下马车的李瑁后,连忙大步向前,步伐中带着些许急切与期待。
走到李瑁跟前,两人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
“见过寿王。”
李瑁看着眼前的两个中年人,他们略显憔悴的面容以及鬓角的白发让他心中不禁一酸。
这两人正是他的舅舅武信和武忠。
如今,他们往昔华丽的服饰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粗布衣裳,颜色也显得颇为陈旧。
李瑁温和地微微一笑,试图用笑容驱散这压抑的氛围。
“好久不见了,两位舅舅。”
他赶忙伸手扶起两人,“快起来吧,你我舅甥之间,不必如此拘礼。”
武信和武忠站起身来,眼中满是激动与感慨之情。
武信微微颤抖着嘴唇,说道:“王爷,您能来,老夫......老夫实在是感激不尽。”
李瑁轻轻拍了拍武信的肩膀,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大舅,你我皆是一家人,不说这些。”
说着,他环顾四周,看着这略显破败的府邸,心中的感慨愈发浓烈。
“倒是侄儿来迟了,这几年,委屈两位舅舅了......”
武忠长叹一声,脸上浮现出无奈与苦涩的神情。
“王爷,自从......唉,自从那事之后,府上便一日不如一日了。如今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罢了。”
李瑁微微点头,心中明白自己母亲的离去给这个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他沉默思忖了片刻,而后缓缓说道:“舅舅们莫要太过忧心,侄儿愿为两位舅舅出一份力,助舅舅们缓解眼前之困境。”
武信疑惑地看着李瑁,眼中闪过一丝希冀之光,但还是很好地克制住了心中的激动情绪。
“王爷,咱们还是先进去再说吧。”
李瑁闻言,点了点头。“也好。”
三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缓缓走进府邸。
庭院中的花草大多已经枯萎,仅剩下几株残枝在风中瑟瑟摇曳。
曾经辉煌的楼阁也显得有些陈旧,墙壁上的油漆开始剥落,露出了斑驳的底色。
李瑁跟着舅舅们来到正厅,厅内的布置十分简陋,桌椅都有些破旧不堪。
武信让李瑁坐下,吩咐下人上茶。
不一会儿,一个丫鬟端着茶盘走了进来,她的脚步轻轻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胆怯。
将茶放在桌上后,便匆匆退了下去。
李瑁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的味道有些苦涩,但却让他的思绪更加清晰。
他放下茶杯,看着舅舅们说道:“两位舅舅,往日里见舅舅生活艰难,侄儿一直记挂于心。”
“如今开了跑马场,虽是将八成利益交给了父皇,但侄儿还是为武氏一族争取来了一成利益,足以维持你们的日常开销。”
“另外侄儿已得到父皇的同意,请两位舅舅来马场帮忙。”
李瑁面带微笑,目光中透着亲切与期待,轻声说道,“不知两位舅舅意下如何呀?”
武信和武忠听到这话,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错愕,甚至隐隐带着些许害怕之色。
他们怎么也没料到,李瑁竟然打算把那座跑马场要交给他们来经营管理。
可如今武惠妃已然离世,他们的靠山不复存在,只想着能苟且偷生一日便是一日,早已没了往昔的胆量。
再者,商人属于贱籍。
尽管如今已经落魄,但身为文官的他们还是有属于自己的文人傲骨。
想到这里,兄弟两人对视一眼。
接着武信向李瑁拱手一拜。
“感谢王爷这般信任老夫和武氏一族,但......”
见武信就要拒绝自己,李瑁神色变得有些落寞。
“两位舅舅,侄儿明白你们心中所想。”
“但侄儿实在是不忍心看到母妃一族继续落魄了......”
“两位舅舅,如今这长安城之中,除了你二人,已经没有侄儿可以信任的人了。”
武信和武忠见状,心中满是犹豫。
最终,看着四周不复往日繁华的一切,武信和武忠还是放下了文人那可笑的自尊。
“王爷,老夫二人答应了。”
见两人答应了下来,李瑁便笑着扶起两人,看向武信。
“有两位舅舅相助,侄儿便放心了。”
“既然如此,那侄儿就先交给两位舅舅一个任务。”
“跑马场如今生意兴隆,但战马数量有限,需要更多的马匹。”
“大舅,你要招募老兵来养马,越多越好,同时,向周边村落招聘马夫,要给他们较好的福利待遇。”
武信一听,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需要更多的马匹,而且还得是战马!
还要招募老兵和马夫......这似乎颇为耗费财力!
莫非王爷是想要......
想到这里,武信不禁屏住了呼吸,瞪大双眼,愣在了原地。
注意到武信的神色,李瑁微微一笑,解释道:“舅舅有所不知,跑马场的客人越来越多,他们对马匹的挑选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果能有更多的马匹可以让他们挑选,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跑马场的生意也会更加兴旺。”
听了李瑁的解释,武信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王爷放心,老夫定当按照您的吩咐去做。”
李瑁见状,没有再说什么。
但他真正的目的,是利用这几千匹战马,培训出来几千骑兵,为日后的计划做准备。
安排好武信后,李瑁又对武忠说道:“至于二舅,你另有一个重要任务。侄儿要你搜罗天下美女。”
武忠一听,不禁瞪大了眼睛。
“王爷,这是为何?”
李瑁从容地解释道:“这些美女可以服务来赌马的客户,让他们在娱乐之余,还能享受美人相伴的惬意。”
“不过二舅你要留意,找一个和母妃样貌相似的女子。”
武忠心中一动,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但又不敢确定。
他看着李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担忧。
李瑁看出了他的心思,安慰道:“舅舅不必疑虑,侄儿自有打算。”
“你只需按照侄儿的吩咐去做即可。”
武忠无奈,只得点头应道:“是,王爷。我等定当尽力而为。”
不多时,李瑁就回到了寿王府内。
刚一下马车,等待多时的二舅武忠就跑了过来。
“王爷,如何?”
“圣上是否满意......”
武忠欲言又止,神色中更是透出一丝急切。
毕竟那香兰是他找来的,若是李隆基感到不满,那别说是他,整个武氏一族怕是都得凉凉。
面对武忠的询问,李瑁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抹狡黠,那神情防御一只偷到了腥的猫。
“二舅,你就放心吧,父皇应该很满意。”
得到李瑁的回答,武忠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满意就好,满意就好,如此老夫就放心了......”
看着武忠放松下来,李瑁再度回想起了方才在御书房之中,李隆基看到香兰的神情。
在香兰的影响下,想必李隆基对他的警惕也会暂时放松一些。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想到这里,李瑁对武忠吩咐了一句。
“二舅,香兰的弟弟妹妹那边,还需要你多费些心思。”
“毕竟这是侄儿对她的承诺......”
武忠闻言,笑着回答道。
“王爷放心,老夫已经命人在城内购买了一处房产,将那兄妹二人安置了过去。”
“如此甚好。”
两人说着,一边走进了书房之中。
书房内,大舅武信早已等候在此,三人聚在一起,开始继续商量关于跑马场的事情。
待众人坐定,李瑁抿了一口茶水,看向了大舅武信。
“大舅,关于跑马场的话,侄儿还有一件事情要托付于你。”
武信一听,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王爷请说。”
在武信的注视下,李瑁放下了手中茶盏,徐徐开口。
“侄儿觉得咱们跑马场的那些马夫光会照顾战马还不够,最好能够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学习马术和骑射!”
“如果可行的话,最好让他们也学会如何使用马槊。”
武信和武忠听闻此言,不禁对视一眼,眼神中满是疑惑和怀疑。
武信更是紧皱着眉头,眉间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暗自思忖起来。
自己外甥这要求是不是过于苛刻了?
普通马夫哪里用得上会这些技能?
这些技能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掌握的!
要想培养这样的马夫,所需要耗费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还需要大量的钱财。
况且从常理上来说,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
李瑁看着两位舅舅疑惑的眼神,笑着解释起来。
“大舅,二舅,你们有所不知,侄儿是想打造一个马术明星。”
“就像蹴鞠比赛中那些技艺高超的球员会受到众人追捧一样,我们跑马场的众多马夫若是有此等本领,也会吸引众人目光。”
“两位舅舅试想一下,当这些马夫在跑马场中展示出精湛的马术技巧,如策马奔腾时的矫健身姿,骑射时的精准命中率,以及挥舞马槊时的威武霸气,那将会吸引多少人的目光!”
随着李瑁的解释,武信和武忠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相应的画面。
注意着两人的神色,李瑁接着说道:“如此一来,我们的跑马场将会更加出名,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生意也会更加兴隆。”
“到时候,不仅王公大臣们会更加热衷于来此消遣,就连普通百姓也可能会被吸引过来,跑马场的收益也将会大大增加。”
武信和武忠再次对视一眼,他们的眼神中虽然仍有疑虑,但见李瑁如此坚持,也不好再多问。
武信站起身,拱手行了一礼,就要离去。
“明白了,老夫这就按照王爷所说去安排。”
“大舅莫急,侄儿还没说完......”
说着,李瑁淡然一笑。
他这般行事的真正目的,实则远非表面那般简单!
打造马术明星,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他内心真正渴望的,是培育出能征善战的猛将。
同时,他打算将跑马场的所有马夫,训练成为精锐的骑兵。
他重现太宗时期那威风凛凛的玄甲军!
李瑁的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那光芒中饱含着憧憬与向往。
他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勾勒出玄甲军排着整齐的队列,手持长枪,如同钢铁洪流般冲锋陷阵的场景。
武信没有注意到李瑁有些异样的神色,满是疑惑的问道:“王爷还有何吩咐?”
在武信的注视下,回过神的李瑁深吸了一口气。
“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提高对这些马夫的待遇,另外,再以侄儿的名义,开设学堂,让他们的子女能够有个读书的地方。”
这一次没有等武信和武忠质疑,李瑁便站起身来,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庭院,缓缓说道:“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跑马场尽心尽力。”
武信和武忠再度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惊与感动。
武信心中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从未想过自己的外甥,竟能有如此深远且仁慈的想法。
提高马夫待遇,这在以往是他们几乎不敢想象的。
在这个等级分明的时代,底层劳动者的权益往往被忽视,而李瑁却能关注到这一点,怎能不让他震惊?
更别说还要为马夫子女开设学堂,这是何等的胸怀与远见!
武信感动于李瑁对这些底层人民的关怀,他仿佛看到了那些马夫子女们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神,也看到了跑马场因为这份关怀而可能焕发出的全新生机。
想到这里,武信神情激动,拱手一拜。
“王爷此言大善。”
“老夫这就命人着手准备。”
然而,武信和武忠不知道的是,李瑁此举只不过是为了收拢这些马夫,用这个学堂来“圈禁”他们的孩子,以此来确保马夫们对他的忠心。
送走了武信和武忠后,李瑁伸了个懒腰。
只要跑马场按着他的预期发展下去,玄甲军的重现,指日可待!
心情大好的李瑁摩挲着下巴,喃喃自语。
“也不知道那些厨子学的怎么样了......”
“来人,让那些庖厨准备准备,本王要校验一番他们这些天的成绩。”
“是,王爷。”
最新评论